有熱車的習慣是正確的嗎?

你有熱車習慣嗎? 熱車時間愈長,你的引擎掛得愈早!
汽車資訊:早上要不要熱車,不知熱與不熱有沒有差別…
多數的車主觀念就是以為早上第一次行駛前的熱車是必需的,否則就覺得引擎很快就掛了。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;熱車時間愈長,你的引擎掛得愈早!
相信各位若翻開你的車主使用手冊,其中若有談到熱車的部份,多數手冊上都會告訴你,發動後不必熱車,直接行駛即可。

在德國,規定車主在發動汽車之後必需立刻行駛,否則將遭到罰款,原因是因為熱車的動作,將使燃燒不完全所排放的廢氣排出,造成環境污染。
引擎的潤滑是當到達正常工作溫度及油壓時,潤滑系統處於最佳狀態。然而當引擎在沒有負荷的狀態下,原地靜止不動的熱車方式,溫度的爬升是相當緩慢的,也就是說,引擎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;同時由於熱車時阻風門會使得汽油混合比增濃,燃燒不完全的廢氣除了將造成環境上的污染外,同時在與機油混合之後將產生強酸,長時間的怠度熱車,不僅增加引擎磨損的機率,也會使得積碳現象發生,並且將造成機油的快速酸性劣化,縮短機油的壽命。
事實上停車時的熱車通常都只能讓引擎的溫度提高,但其他各機件卻仍然處在冷車狀態,驅動系統的熱車就比引擎熱車來得重要,但是驅動系統若你不行駛它是不會熱的。
因此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在汽車發動之後,只要機油燈熄滅即可行駛,此時油壓已達正常壓力,但你仍不能大踩油門,因為引擎及驅動系統都尚未到達正常的工作溫度,你應該先讓引擎在2000 轉之內慢慢地行駛,待水溫到達正常的溫度時才可大踩油門。
事實上在行駛當中引擎的磨損是極輕微的,大約有 90% 以上的磨損其實是發生在啟動的瞬間,因此減少啟動馬達啟動的時間,才是真正保護愛車之道;至於停在路邊熱車,除了將造成環境污染、增加磨損、使引擎積碳及讓機油酸性劣化外,真是百害而無一益 !
為什麼停車熄火前必須將方向盤打正?
很多人以為打正方向盤只是為了美觀,但其實並非如此!由於方向盤轉動時會牽引動力方向機,而動力方向機是靠方向機油潤滑動力機幫浦,因此如果在方向盤沒有回到原點的情形下熄火,待下次啟動引擎的瞬間,會因為發動瞬間方向機幫浦缺乏潤滑而磨耗,所以記得車輛熄火前請將方向盤打正。
愛惜汽車冷氣
降低車內溫度的好方法:
在炎熱的夏天,很多人衝到車上的第一件事是啟動引擎,然後打開冷氣,而且開到最強,希望能立刻降低車內的溫度,實際上,這是損傷汽車冷氣的方式。
正確的步驟應該是:
1.開車窗,讓熱空氣往外排,有天窗更好,因為熱空氣會往上升。
2.發動引擎,先開送風。
3.一分鐘後,再開冷氣。
4.關上前座的兩個車窗,關上後座的兩個車窗。
5.到目的地的前五分鐘,先關冷氣,只開送風,可避免風管凝結水珠而導致發霉。
養成好的習慣,幾個小動作就能延長冷氣的壽命,和汽車一樣長久,免得中途折損,傷財又受器,又得忍受一個吹不冷的「蹩腳」冷氣,時時發生窘狀。
保持車內的空氣品質:
1.不要在車內抽菸,也盡量不要吃東西,因為很容易留下異味,在室內揮之不去。
2.養成習慣,至少一週一次打開空調的外循環。
根據統計,台灣約7成的開車族,從來不使用外循環,也就是說,沒有讓車內空氣與外面對流,交換新鮮空氣。所以,感冒的細菌、食物香菸的味道,甚至香水古龍水的氣味,就一直存留在車內以及冷氣機內,久了自然就是一股混合的惡臭味。每週選擇個空檔,開車到山裡或空曠處,轉到外循環,讓新鮮空氣進來 ,也可以順便出去走走,散散心,一舉二得。